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

[評論]黎智英:台灣我見(二)

2007/12/26 蘋果論壇 黎智英

趙少康夫婦和詹宏志夫婦等跟我熟稔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個台灣大好友。從第一天到台灣辦《壹週刊》到現在,我還在買台灣股票和地產。

我主要是投資銀行股票。以前帳面上賺了不少,這兩年來可乏善可陳。不過每年有6%派息,算是不俗的回報了。在地產上,我主要是投資工貿地,這幾年升了不少,我是愈升愈買的。

投資大陸會炒昏頭

七年多來這些投資無疑替我賺了錢,不過要是將錢在香港或大陸投資,我會賺得更多。我倒沒有後悔,投資怎可以幾年時間論英雄?

我對台灣長線有信心。台灣有民主,有好的社會機制和制度,予我長期安居樂業的信心。是的,到大陸投資,我會賺多好多。不過中國經濟要是崩盤,引發社會動盪,股票和地產一定會跌到叫阿嬤,到其時我亦必定會輸到脫褲。或者你會問,你雖然看死大陸股票、地產遲早崩盤,早幾年買,到現在也賺到盆滿缽滿了,趁高出貨,不也可以多賺了嗎?

話雖是這樣說,但這只是局外人的看法。若然我的投資是在大陸,我會炒到頭腦昏亂,哪還會知道什麼時候才叫賺夠了?到時我的心頭會比天還要高,我的盆、我的缽會比天比地都要大,大到永遠載不滿。結果是崩盤才清醒離場,只是為時已晚,不是想走便走得掉的。

無論是從事投資還是投機(大陸的股票、地產市場皆呈狂熱,投資也變成了投機),最大的敵人是人性的弱點。市道瘋狂,因為入市的人都瘋了。賺得瘋狂的人,怎知道什麼叫適可而止?賺得多則只想賺更多。

況且,到瘋狂之際,賺了多少再不是個問題,著緊的是,誰賺得更多的互相比較。到了那個地步,一切都是一場ego trip。「市道狂升,這個時候離場,給別人趕過頭來,那我怎麼辦?何不等到市況再高些,形勢和緩下來,快到頂了,那時才離場也不遲呀。」局中人都是會這樣想的。他們不會清醒到知道什麼時候應該適可而止。這是投機者的魔咒,要是置身在其中,我也會有同樣的想法。

我不眼紅別人在香港或大陸賺大錢(香港的股市地產都滲入了很大的大陸因素,一旦大陸崩潰,香港無可避免亦會被拖累),我反而看好台灣。我一直寄望台灣跟大陸三通,兩岸市場統一(市場統一對大家都有利,這個發展無可避免。但兩岸卻絕無可能政治統一,除非大陸有民主。不過,就算大陸有了民主,台灣早已深化了自己的民族意識,有自己的文化和社會特色,要統一也只能來個寬鬆的聯盟,而不可能是個兩位一體的政治統一)。

台灣可成金融市場

在市場統一的大氣候下,台灣的優勢彰彰明甚;大有條件成為大中華知識產權的製作和研究中心,高質素、高科技產品和醫療儀器的生產中心,文化、文藝、出版的教育培訓中心;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服務中心,甚至有條件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金融市場。大陸經濟蓬勃,讓不少人心花怒放,甚至大腦麻痺、視覺模糊,想像力天馬行空,憧憬按照現時的經濟增長率直線發展,不出幾年,這個十三億人的市場便會多麼宏偉、多麼繁榮,彈指之間便會趕過歐洲、超越美國,成為中華超級帝國。他們樂觀得完全看不到中國的社會制度和機制的不足(institutional problems),正在形成一個隨時爆發的社會危機。

沒有錯,二十多年來,大陸經濟的發展的確一日千里,是個奇蹟。不幸這個奇蹟卻是空洞的,因為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中共並沒有讓社會組織的機制和功能同時發展。結果整個社會只是由市場和政府這兩根支柱來撐托,內裡卻是空空如也。欠缺民間組織和社會機制,市場一旦崩盤,社會難免崩潰,政府亦會給拖累。沒有社會中介組織和制度,誰來支撐這個十三億人口的沉重負擔?

吸引海外人才資金

經濟開放這二十多年來,經濟確實在高速增長,但中國在法治、資訊、宗教和輿論自由,民間集會結社的自由、學術研究討論的自由等社會機制上了無寸進;自由度非但沒有大了,政府的控制反而愈來愈緊。市場無疑是愈來愈開放了,不過這只不過是胡錦濤說的,可以鬆的盡量鬆,要收緊的還是一貫的盡量緊。

社會制度和機制存在的缺陷足以令中國的社會和經濟致命。試想想,一旦市場崩盤,經濟萎縮,政府分身不暇、被拖累得束手無策,在道德倫理真空下,人人爭相搶奪縮細了的經濟大餅,那會是個多殘酷、多悲慘的局面?那又會給經濟帶來多大的損害?又會把發展耽誤多久?

要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台灣,宗教、民間以至各行各業的團體組織都會伸出援手,互相扶持幫助。經濟大餅無疑是縮細了,這些組織團體卻會發揮《聖經》裡面五餅二魚的效用,幫人們安然度過難關。

台灣的民主、法治、資訊、宗教、學術和輿論自由、良好的醫療和教育制度、豐富的技術人才和知識產權,是整個大中華獨有的優勢(香港有一部分,沒有全部)。更重要的是,台灣的獨立政制隔絕了大陸政權的政治干預,將會是要避過政府監察的資金、要逃脫政府控制的大陸人才的安全港。九七前,每年有二千億港元這樣的資金湧到香港,三通後,湧向台灣的大陸資金又何止八倍十倍這個數目?這將會造就台灣發展成一個重要的金融市場(當然,要達至這個目的,台灣還要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

一旦成為大陸市場的一部分,台灣將吸引大量大陸、海外的華人人才和資金。跟大陸經濟融合,台灣的經濟才能活起來,才能吸引外國的投資,才能跟世界經濟融合。有了這個優勢,台灣將再創高峰,綻放另一個光芒四射的奇蹟。
(本系列文每周三刊出)

黎智英 (作者為香港壹傳媒主席、蘋果總裁)

匿名 提到...

最近保險公司和銀行,將近倒閉….你有買保險或基金或債券嗎?
*
是誰的錯……..?
高級管理层該不該付起責任? (管理層和股東有別,股東拿股息,管理層拿薪水)
*
雖然不是矛頭亂指的時候, 不過如果不在這個時候扶正過來,難道要等到下幾代在遇到同樣的事嗎?
*
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因為無法自行擴張業務而需動用大眾的融資來擴張,以免被收購或淘汰)的高級管理層的每月工資是不是應該和上市公司的股票價值掛勾呢?如果上市公司有甚麼問題的話,不止單一投資者受牽連, 高級管理層的薪水也立刻受影響.
*
*
龍的傳人應該沒那麼好騙吧!........先學基本面分析法,才來學技術性分析法…..
*
如果認為有理的話,請支持與告知,讓更多人戒亂玩股票,力量才會大………還有撥個電回家保平安吧.
*
歡迎加入成為我的朋友,讀些有關電子交易的可怕性
Facebook:
Remind.myselfc@yahoo.com

匿名 提到...

(提醒自己的文章)
虧錢了吧, 醒醒吧!
讀一下,這篇文章,來提醒自己......

1) 圖表只是適合用在指數上,不適合用在個股,應為個股交易量不夠多.
打比方,蠟燭柱,都是起源於米商, 所有的人都吃米, 波浪等理論都是起源於指數.

2) 高科技已經能夠讓機構向交易所拿到一天,一周等的交易資料.機構能夠分析哪些是大腳,哪些是機構,哪些是散戶......我們雖然給那麼多佣金給證券行,但他們並沒有提供這些資料給我們......

3) 機構持有股票,卻可以借出賣空,他們已經有第一手資料, 他們知道很多人開始借股票, 知道市場很多人在賣空了,他們也加入一腳,來個裸賣空.....
我們雖持有股票,但我們卻不能借出股票........,所以被賣的股票被跨大了......
400年前就有賣空,但當時沒有電腦和計算機......

賣空是必要的,但要在同一個平等的框架....比如,機構不准借出股票.....


所以要小心的提醒自己...........
(不管是真是假,用以上論點來提醒自己.......新版 大時代 )

不過想想一下,你能夠很快,在一秒之內拿到十大最高交易量, 十大最高上升, 十大跌幅的股票......那,拿到其他資料有甚麼困難呢?

Your cOmment"s Here! Hover Your cUrsOr to leave a cOmment.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