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9日 星期日

[副刊] 抱抱 - 劉墉

Source:20080624 中時人間副刊

打球扭傷了背,去復健。

 醫生先為我電療熱敷了半個鐘頭,又要我躺平,為我指壓。最後叫我坐起來,從後面把我緊緊抱住大約五秒鐘,然後氣喘咻咻地說:「好了!覺得如何?」

 我轉轉身子,說「不錯!尤其最後那緊緊一抱,第一次碰到這種治療法,居然有放鬆的效果。」

 醫生笑了:「可見你太少被抱。你不知道擁抱能治百病嗎?回去叫你老婆多抱抱你,像我一樣用力、狠狠地抱!一抱解千愁!」又聳聳肩說:「現代人哪!太忙、太少抱,錯失了最原始又最有效的身心治療。」

 怪不得兩年前,「免費擁抱(Free Hugs)」活動由澳洲發起之後,一下子就感染了全世界。只見有人站在街頭,舉著「Free Hugs」的牌子,願意被擁抱的人只要走過去,就能接受一個大大的擁抱。

 有人說那些舉著牌子的人,才是渴望被擁抱的人,他們希望從陌生路人的身上得到慰藉。也有人說他們是願意無條件獻出擁抱的,每個希望被擁抱的人都可以向他們索取。我覺得兩邊都有理,但說得最棒的應該是美國著名漫畫家比爾.肯恩(Bill Keane):「擁抱就像丟回力標,能夠得到立即的回抱。」

 關鍵的一抱

 在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SQ(社會智能)」(時報出版.2007)書裡讀到個感人的故事──

 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心情不好,對來看她的叔叔發脾氣。

 小女孩說:「我討厭你!」

 叔叔微笑著回應:「可是我愛妳。」

 小女孩又說:「我討厭你!」聲音變大,而且斬釘截鐵。

 叔叔卻更溫柔地回答:「我還是愛妳。」

 小女孩大喊:「我討厭你!」

 叔叔說:「沒關係,我還是愛妳。」並張開雙臂,把小女孩摟住。

 小女孩終於軟化:「我也愛你。」整個人投入叔叔的懷抱。

 多生動的描述啊!幾乎可以看見那小女孩由嬌嗔的小魔鬼,變成溫柔的小綿羊。

 真正打開她心房的,則是那雙伸出的臂膀和緊緊的擁抱。

 人天生喜歡擁抱。小娃娃哭,除了餓,要吃;就是沒有安全感,要擁抱。幾曾見過不要大人抱抱的娃娃?

 那擁抱除了是娃娃對愛的渴望,也表現了他自己的愛。所以當朋友初次把小奶娃交到你懷裡,娃娃居然能不哭的時候,你一定會很得意。因為那娃娃顯示了對你的親愛,甚至暗示了你和他父母的交情。老人家碰上了這場面,更少不得要高興地說:「瞧!連陌生的娃娃都願意讓我抱,可見我有喜氣,還能多活幾年。」

 「抱抱」對孩子真是太重要了,據心理學家研究:常被抱的孩子就像常被母獸舔舐的小動物,因為總覺得媽媽在身邊,有安全感,吃得多也長得快。

 連放在保溫箱裡照顧的早產兒,雖然不能總被帶出來擁抱,也需要護理人員伸手進去撫摸。最新的研究甚至發現,在襁褓期間總被擁抱的娃娃,腦神經的發育不同。長大之後,常表現得更樂觀親和。

 只是別以為孩子常要你抱抱,就一定表示你成功。因為當大人情緒不穩定,小娃娃也會受到感染而不安,於是動不動就要你抱。

 你抱他,他才能確定你還愛他。

 何只孩子如此,其實成人也要抱抱,而且非但可以擁抱表示親密,還能宣示友好。君不見古裝電影中,兩隊人馬相遇,在敵我不明的情況下,戰鬥一觸即發,突然雙方首領跳下馬來,兩臂張開,還把雙手攤得大大的,迎向前去,來個重重的擁抱,接著兩隊部屬一片歡呼。直到今天,有些民族的男人在擁抱之前,還得作出這麼個誇張的「打開雙手」的動作,意思是「我沒帶武器!」

 可不是嗎?人最重要的器官都在前面,有什麼比「推心置腹」的擁抱,更能顯示肝膽相照?連拳擊比賽都如此,當兩邊筋疲力竭,既打不動,又不希望被打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擁抱。

 自然的一抱

 大概因為國內不流行擁抱的禮儀,我剛到美國的時候很不適應。老友重逢,甚至師生隔一段時間相遇,心裡先得估算著要不要抱?有時候對方張開雙臂,我卻伸出一隻手,只見「他」先怔一下,接著收回一隻手臂,改為握手,十分尷尬。偏偏下一回,我先張開雙臂,他又因為有了上次的教訓,改成伸一隻手。

 尤其難忘的是我羅馬尼亞裔的房東太太,每次與我擁抱都親親左頰又親親右頰,還親得奇響。但是當我對她丈夫作同樣的動作時,那老先生卻露出奇怪的表情,後來才知道男人和男人可以貼臉,卻不必親出聲音。

 更糟糕的是在英國式的酒會,男人間握手、女人間擁抱,男人女人可抱可不抱,這些規矩已經極費思量,偏偏還得一手握著酒杯,一手擁抱。而且貼女士的臉,不能「貼掉」她的粉;讓女士親臉,又不能染上她的脣膏。那哪裡是擁抱?簡直就是特技表演!

 反而覺得中國朋友間,這幾年逐漸發展出的擁抱更自然。不必張手表示沒帶武器,也不必親頰咂嘴。酒會裡碰到,只要有那分交情,甚至可以找個地方,先把杯子放好,再來個緊緊的擁抱。

 最記得有一次我赴台,兩個多月之後回到紐約,一對老球友夫婦立刻跑來看我。才進門,那太太就與我來了個擁抱,丈夫跟在後面急著大喊:「我也要抱抱」,接著與我緊緊一抱。

 他特別大喊「要抱抱」,可見很想念我,有好多話要對我說。那一抱,令我十分感動。

 久違的一抱

 擁抱是無聲的語言。久別重逢、惜別傷離,四目相對,不知說什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張開雙臂、迎向前去,來個深深的擁抱。

 近幾年,我每次離開家,除了跟太太、女兒擁抱,也會跟岳父岳母抱抱。起初幾回,保守的老人家還乾乾地笑,好像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漸漸地,他們預期我會抱抱,連站立的姿勢都不同,而且我才動,老人家已經張開雙臂。

 我發現,平常在一個屋簷下生活,竟不如臨行時那一抱,能知道老人家瘦了、胖了,還是又弱了些。我也發現一秒鐘的擁抱不等於五秒鐘。前面一秒鐘是禮貌,但是如果能多抱幾秒,抱緊一點,那裡面就傳達了更多說不出、不必說又不能說的情意。

 想起我逝去的老母親。有一天,她坐在窗前沙發上,那是她固定的位子,常泛著一股尿騷味。我四處找一隻筆,找到她的沙發,她要站起來,我說不必,伸手繞過她身子,在沙發墊子下面掏,左手掏、右手掏,順便摟摟她。

 老人家,九十了,還挺有肉,我特別用力,緊緊抱了她幾秒鍾,笑道:「不錯!還有本錢,活一百歲沒問題。」

 她啐了我一聲,笑了,拍拍我的頭說「連兒子都老了!」

 我站起來,轉身走開,繼續到別的沙發找筆,卻聽見背後咚咚咚咚的聲音。回頭看,老人家一邊望著窗外,一邊用她的柺杖發抖似的敲著地板。

 「怎麼啦?」我過去問她。

 「沒什麼!」老人家還看著窗外,隔了好幾秒,才帶點沙啞地說:「娘好久沒抱過你,你也好久沒抱過娘了……。」說著,兩行老淚滴在沙發的扶手上……。

--
抱抱,:P。

[立報] 教授爸爸週記:David Harvey來台灣

■賴鼎銘

人生有時真是充滿驚奇,6月19日從網路上看到David Harvey的《資本論》導讀網頁,第二天就在台北碰到了他本人。

6月19日當天,Lucie(編按:世新大學教授成露茜)打電話給我,說David Harvey來台灣,在台大短期停留,並進行演講,問我有沒有空與他見個面聊一聊?

內心裡,我當然很願意。他到世新演講後,匆匆已過了好幾年。對他這個人,我是充滿好奇心。加上剛與學生讀完他的《後現代狀況》(Postmodern condition)及《希望的空間》(Space of hope),我倒有不少話想問他。

20日晚上,Lucie請他到皇城滇緬料理吃飯,正好離我住的地方很近,於是下班回家稍作休息後,我直接到皇城找他們。

幾年不見,Harvey頭髮更加蒼白,但精神仍然相當好。充滿智慧的臉,笑容仍然可掬。當天晚上,我與他對談了一些《希望的空間》裡觸及的不平等(Inequality)議題,還有他書後建構的烏托邦。我還問他如何能夠一本《資本論》,一教就近40年?難道他不膩嗎?

看來,對於《資本論》這堂課一教40年,他反而有點得意!他也沒想到修的人還真不少,而且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各種職業都有。他說能教這麼久而不膩,是因為每讀一次,他都能從書中發現新的意義。而且,與當代流行的理論對讀,竟然有些也可以在《資本論》中,找到蛛絲馬跡,這也是最令他興奮的地方。

其實,當天我最想了解的一個問題,反而是怎麼樣的歷程及訓練,造就了今天的DavidHarvey?他起初無法了解我的問題,也許是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也許從沒有人如此問過他。但慢慢掌握我的好奇心後,他的回答卻令我驚訝!

他說,他並沒有受過什麼「訓練」!他也非常不喜歡這樣的過程。他坦白地告訴我,他非常喜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因為這所大學根本不在意他們學到什麼!換句話說,他認為自己是自學而成,學校給他的只是一個讓學習自我完成的優良環境!

聽到這裡,讓我沉思良久!這樣一個獨特的人,竟然是靠自己跌跌撞撞闖出名堂。對於老師,對於課程,他沒有說什麼!這樣的話語,對照於當前急於量測短期效果的高等教育者,不知該如何自處?

David Harvey並不是唯一說這樣話的人。日前與王曉波教授在台大的鹿鳴宴碰面,席中他也說出心中的感觸。他坦白地指出,他的台灣史及中國思想史,都是靠自己摸索出來,與學校的課程訓練並沒有多大的關聯。

David Harvey與王曉波老師的話,讓我震盪了好幾天!但一方面,我也有點感嘆,像David Harvey及王曉波這樣的學生,台灣還剩下多少?

他們代表的是對智識探究(Intellectual digging)非常執著的一代,也是服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那一代。對文字的著迷,是這一代的主要特色,苦讀及寫作,更是他們的重心所在。

可惜,這樣的精神,在新的一代裡,已經慢慢失去了蹤影。這也是,如果嚴肅一點來說,我們一直找不到可以慢慢撕咬、一遍再一遍閱讀的作品的原因。

是不是要求太多了?縱浪大化中,和光同塵不是挺好?可是,愈讀愈多後,那種追求品味、追求深刻的習慣,慢慢就變成習癖,一直操弄著我們不斷尋找耐讀的好書。

只是,在後現代,如何在台灣找到這樣的作品?

(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