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7日 星期一

[自我提昇]哈佛的幸福課

青年文摘綠版2007年11月‧心理視窗 / 2007-11-26

文/董月玲 張開平

  出人意料,哈佛最受歡迎的選修課是“幸福課”,聽課人數超過了王牌課《經濟學導論》。教這門課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講師,名叫泰勒‧本‧沙哈爾。他堅定地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他甚至從漢堡裡總結出4種人生模式。

  當年,為了準備重要賽事,除了苦練外,沙哈爾須嚴格節制飲食。開賽前一個月,只能吃最瘦的肉類,全麥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比賽一結束,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愛的漢堡店,一口氣買下4個漢堡。望著眼前的漢堡,他突然發現,它們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代表著4種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種漢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隻,口味誘人,但卻是標準的“垃圾食品”。吃它等於是享受眼前的快樂,但同時也埋下未來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時享樂,出賣未來幸福的人生,即“享樂主義型”。

第二種漢堡,口味很差,裡邊全是蔬菜和有機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後更健康,但會吃得很痛苦。犧牲眼前的幸福,為的是追求未來的目標,即“忙碌奔波型”。

第三種漢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還會影響日後的健康。與此相似的人,對生活喪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對未來抱期許,即“虛無主義型”。

會不會還有一種漢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種“幸福型”漢堡。一個幸福的人,是既能享受當下所做的事,又可以獲得更美滿的未來。

沙哈爾經常講“蒂姆的故事”。蒂姆小時候,是個無憂無慮的孩子。但自打上小學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開始了。父母和老師總告誡他:上學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績,這樣長大後,才能找到好工作。沒人告訴他,學校,可以是個獲得快樂的地方;學習,可以是件令人開心的事。因為害怕考試考不! 好,擔心作文寫錯字,蒂姆背負著焦慮與壓力。他天天盼望的,就是下課和放學。


  漸漸地,蒂姆接受了大人的價值觀,雖然不喜歡學校,但還是努力學習。成績好時,父母和老師都誇他,同學們也羨慕他。到高中時,蒂姆對此深信不疑:犧牲現在是為了換取未來的幸福。他安慰自己:上了大學,一切就會變好。

  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蒂姆長長舒了一口氣:現在,可以開心地生活了。但沒過幾天,那熟悉的焦慮又捲土重來。

  大學4年,蒂姆依舊奔忙著。他成立學生社團,做義工,參加多種運動項目,小心翼翼地選修課程,但這一切完全不是出於興趣,而是這些科目,可以保證他獲得好成績。

  大四那年,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錄用了,他又一次興奮地告訴自己,這回終於可以享受生活了。可他很快就感覺到,這份每週需要工作84小時的高薪工作,充滿壓力。他又說服自己:沒關係,這樣干,今後的職位才會更穩固,才能更快地升職。

  經過多年的打拼,蒂姆成了公司合夥人,擁有了豪宅、名牌跑車。他被身邊的人認定為成功的典型。可是蒂姆呢,卻無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乾脆用酗酒、吸毒來麻醉自己,盡可能延長假期,在陽光下的海! 灘一待就是幾個鐘頭。起初,他快活極了,但很快又感到了厭倦。

  為什麼當今社會有這麼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沙哈爾這樣解釋:因為人們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十多年前,沙哈爾遇到過一個年輕人。他是律師,在紐約一家知名公司上班,並即將成為合夥人。坐在他的高級公寓裡,中央公園的美景一覽無餘。年輕人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周至少干60個小時。早上,他掙扎著起床,把自己拖到辦公室,與客戶和同事的會議、法律報告與合約事項,佔據了他的每一天。當本‧沙哈爾問他,在一個理想世界裡還想做什麼時,這名律師說,最想去一家畫廊工作。但如果在畫廊工作,收入會少許多,生活水平也會下降。他雖對律師樓很反感,但覺得沒其他選擇,因為被一個不喜歡的工作所捆綁,每天並不開心。

  沙哈爾認為,這些人之所以不開心,並不是因為他們別無選擇,而是他們的決定,讓他們不開心。因為他們把物質與財富,放在了快樂和意義之上。

  可以想像,一個因為家長的壓力而學法律的人,是無法在其中找到長久快樂的;相反,如果是基於對法律的熱愛而成為律師的話,那他在維護公義的同時,也會覺得很幸福。

  幸福的人,會在不同的事裡找到意義。如創業、當義工、撫養子女、行醫、甚至是打傢具。重要的是,選擇目標時,必須確定它符合自己的價值觀、愛好,符合自己內心的願望,而不是為了滿足社會標準,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真我的呼喚”,就是使命感。

  哈爾希望他的學生,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要擺脫“完美主義”,要“學會失敗”。


沙哈爾為學生簡化成10條:

1.遵從你內心的熱情。選擇對你有意義並能讓你快樂的課。

2.多和朋友們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纏身,親密的人際關係,是你幸福感的信號。

3.學會失敗。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

4.接受自己。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然後問自己,能做些什麼來讓自己感覺好一點兒。

5.簡化生活,求精而不在多。

6.有規律地鍛煉。每週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鐘,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睡眠。雖然有時“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時的睡眠會使你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也更開心。

8.慷慨。你的錢包裡可能沒有太多錢,也沒有太多時間,但並! 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給予”和“接受”是事情的兩個方面。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也在幫助自己;當我們幫助自己時,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

9.勇敢。

10.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始終保持感恩之心。

[好文]瑞士鐘 - 一種生活態度

    那年我參加瑞士巴塞爾博覽會,除了接單做貿易還零售賣品,以擴大中國出口商品的影響。


    一天有位中年婦女領著孩子來參觀,那是個非常招人喜歡的小男孩,他趴在我們櫥窗前,不願走開。當時我們出售一款活動體鬧鐘,圖案是『雞啄米』,隨著秒針走動,雞群會一下一下啄米吃。看得出小男孩非常喜歡,兩眼滿是希冀的目光,他多次拖住媽媽的腿,好想媽媽能掏錢買下這款鬧鐘。我看到後拿出鬧鐘想送給小男孩,他媽媽有禮貌但堅決地拒絕了,她十分真誠地對我說,雖然鬧鐘很漂亮,但瑞士人從不買自己並不需要的東西,對孩子不能滿足他不合理的欲望。看著小男孩失望地離去,我覺得這位母親似乎有點小題大做。


    博覽會中國日那天,東道主舉辦酒會招待各方來賓。我發覺一個很奇特的現象:那些端著酒杯四處寒暄的瑞士客商,葡萄酒杯裏裝的都是啤酒。我問個中原因,一位瑞士客商笑著說,巴塞爾人商談時都喝啤酒,在他們眼中喝葡萄酒很奢侈,有違清教徒傳統;即便在家中也很少喝葡萄酒,葡萄酒比啤酒貴,他們不喜歡花太多錢在吃喝上。


    他問我知不知道瑞士人煮雞蛋的故事,瑞士人習慣在平底鍋裏放一釐米深的水,等水沸騰了就關掉電源,利用餘熱將雞蛋煮熟,這樣可節約一半電費。他要我別笑話他們的生活態度。在全球首富國家對一個腰纏萬貫的富商,我怎敢?我從心底裏欽佩他們富而不侈、始終守住節儉的心態。


    有位客商買我們好多商品,開了一輛小貨車來提貨。隨車來的那個充滿稚氣的搬運工,搬捧鐵皮封帶木箱時手指被勒了條口子,鮮血直流。客商掏出『OK繃』讓搬運工簡單處理一下再接著幹活,我想這下算是親眼看到老闆對雇工的厲害了。裝完車才知道這就是他的兒子,因學校放假臨時請來幫個忙,「我會付他工錢」,客商鄭重其事地補充。


    記得那天孩子穿了條舶來品牛仔褲,他很自豪地對我說,這不是老爸送的,是去冬為鄰居掃雪掙錢買的。聽了這些話很令人震撼,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幾乎所有瑞士家庭都靠自己勤奮創造財富,這樣掙來的錢花的時候就不會講排場、求奢華。


    巴塞爾博覽會結束後我們還隨訪了日內瓦。日內瓦是聯合國歐洲總部所在地,有幾萬名各國外交官,每年要召開幾千次國際會議;是法國服裝設計師、義大利皮鞋製造商和紐約珠寶行爭相來開店的地方;是查理‧卓別林、奧黛麗‧赫本等明星喜歡和居住一生的場所。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全城都是十幾層火柴盒形狀的辦公樓和公寓樓,很少玻璃幕牆,更沒有貼金箔之類花裏胡哨的建築。


    有天晚餐後常駐日內瓦的老陳開車帶我們觀賞夜景,大多數商店都已打烊,沒有看到燈紅酒綠、笙歌豔舞的夜生活,很多當地居民竟早早熄燈睡了,老陳戲稱他們是『歐洲農民』。


    瑞士國土面積小,人口密度高,可耕地不多,礦產資源又貧乏,加上冬季漫長、氣候惡劣,所以瑞士人世代養成辛勤勞作、節儉支出、居安思危、常為未來做好儲備的美德。


    當今瑞士人均年收入5萬美元,居世界第一,可這絲毫沒有改變傳統主流道德觀。家庭主婦還喜歡買簡裝洗滌用品,回家後再灌進舊瓶;還會開車去鄰國購買價格較為便宜的食品;還是保持了修砌貯水池接雨水沖洗廁所的習慣。


    聽一位行家說,瑞士鐘錶的發明和創制都基於一個發明,那就是發條技術。

  
    發條能夠收緊並儲存能量,又能慢慢釋放出來以推動運行裝置和指標。我覺得節儉美德就好比這種能量,多年來積聚於瑞士民族之中,窮的時候那樣,富裕了還一樣,這是推動瑞士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

[政治] 我要為社會分裂道歉 李文忠

2008.01.03
蘋果日報論壇

選舉很累,早上六點出門掃街,一路掃到深夜店門打烊為止,與數不清的選民握手寒暄拜託支持。但我常常很受感動,你知道嗎?工業區有的工人早上七點就打卡上班,老闆當然更早。跨年狂歡夜晚上九點,還有許多房屋仲介店的年輕人在開會。有的家庭工廠,夫妻忙到晚上七、八點才吃飯,然後又繼續工作到晚上十一點。凌晨三點,大城市的菜販已喧嚷忙碌不已。台灣真幸運,我們有一群勤奮、古意的人民,他們要的不多,只希望安居樂業、子孫幸福。

轉型正義必須細緻

但感受更多的是挫折,人民冷漠帶來的挫折,在菜市場、捷運站握手,站在路口拜票,人民最多的反應是沒有反應。人民用他們的眼神告訴我:「選舉到了,又來了!」、「你們政治人物不關心我們的生活,所以不要來煩我!」、「在媒體上天天吵,現在又跑來這裡吵我」、「不要吵了」!

當然也有人很熱情,正綠軍支持者的熱情來自對藍營惡鬥的反感,他們訴說著心中的憤怒;正藍軍偶爾也熱情,他們熱情的表現方式,是把頭轉到一邊,或是丟下一句國罵,或是認真地跟我說:「你是個好人,但是你們民進黨如何如何……。」

我很挫折,藍綠惡鬥的結果是:人民越來越不快樂,更多的人越來越冷漠。

身為一個從政者,我要向台灣人民道歉:參與民主運動二十年,台灣政治卻變成這樣!

這種社會氛圍是怎麼形成的?

以前陣子引起軒然大波的「中正紀念堂轉型事件」來說,我贊成去蔣化,也贊成威權時代的空間,應有適當的轉型,這是民主的必然。我相信這些主張,不但綠營的支持者全部贊成,許多藍營的支持者也不會反對。但是,轉型正義的施行過程,必須在被信任的基礎上,以細緻的對話進行。我們的作法,卻是在選舉前來進行,這讓我們的轉型正義工作,失去了被社會信任的基礎。

是非分明才有信任

糟糕的是,明明是正義的事,很多淺綠,也隱隱以為不妥,不感覺自己是在做正義的事。多數藍營支持者也不會反對的事,卻引起廣泛的憤怒。他們憤怒,有的是因為意識形態,更多的恐怕是在過程與時機。

對於這次立委選情的惡化,黨內莫不焦急萬分,副總統呂秀蓮高分貝表示:「這都是因為中正紀念堂改制處理失當。」要求「杜正勝公開道歉」。

但是,這是杜正勝部長一個人的問題嗎?在藍綠惡鬥互相激化下,雙方不是都在鼓勵這種政治文化?我們一直鼓勵藍綠鬥爭的文化,等到選情不好了,才出來指責這個問題,這就是沒有是非。

對不對跟選情好不好並不相干,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是非」基本上是這樣的,是非是超越選舉的。只有堅持是非分明,我們才會被信任,只有被信任,我們的改革才比較會成功,長期來看,對選舉才會有幫助。

選舉有勝有負,但不管誰勝誰負,對多數人民而言,勝利者帶來希望了嗎?

作者為民進黨前立法委員
李文忠

[政治]第三勢力的第三條路 張鐵志

2007.12.24
蘋果日報論壇

對於藍綠兩大黨之外的政治勢力,媒體通稱之為第三勢力。但是,目前浮現的幾個第三勢力政黨,他們所代表的不只是所謂藍綠之外的選擇,而是在傳統的兩大政治路線之外的新政治視野。

現在兩大黨的主流政治論述,簡化來說,一個是拼本土,一個是拼經濟。國民黨一向驕傲於過去的經濟成就;在90年代的民主化競爭中,他們標榜的是「安定與繁榮」,並指控民進黨的街頭運動是破壞安定,民進黨的意識形態是反商。在中國逐漸成為台灣政治的重要因素後,並且在2001年台灣的經濟不景氣後,他們繼續主打經濟牌,並主張三通與西進做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解藥。這次大選,馬英九挑了蕭萬長來凸顯國民黨的經濟人才。

民進黨在黨外時期到90年代,則強調民主化、本土化和對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平等。但是當形式民主的民主工程逐漸完成後,民主論述開始減弱效用;而當他們開始向執政之路邁進時,與社運的連結也逐漸脫落。於是,只剩下本土化論述作為政治動員的主要武器。2004年的公投雖然用民主牌──直接民主──來包裝,但本質上還是一種本土牌。

提出完整社會政策

兩邊的優點的確是彼此的缺點,所以各自羨慕對方,都想向對方靠近。民進黨在2001年經濟衰退後,放棄了原來具有社會改革色彩的新中間路線,開始提出各種拼經濟政策。國民黨的馬英九則拚命要建立自己的本土形象,從提出「連結台灣」到「long stay」。但近來兩邊似乎又都回歸基本功:助選的阿扁放棄了拼經濟的大旗,猛打本土牌;馬英九也是在丟出返聯公投之後,更多談經濟而少談本土。

拼經濟和拼本土,在某個程度上並非不好。但問題是當前台灣的主流政治路線中,始終沒有另一條路線「拼正義」。要拼本土建立一個新國家,當然需要一個更公平正義的社會;要追求經濟發展,開放兩岸經濟,更不能忽視對社會公平的後果。兩黨不是沒有社會政策,但是始終缺乏完整的論述,甚至真誠的信念。而這正可能是這次立委選舉第三勢力的貢獻。

激發參與民主熱情

長期關注環保議題的綠黨和長期關注社運的人民火大聯盟已經聯合競選,主張環保與社會政策。第三社會黨也在終結藍綠內戰的主張外,主打更追求公平分配的稅改政策。台聯也辛苦地要轉型成為中間偏左。他們之間的政見與主張或有差異,但都是試圖在既有的兩大主流論述外,提出一條關於社會公義的第三條路。

台灣當然需要釐清國家定位、兩岸關係,也需要有好的經濟發展策略,但是我們也同時面臨民主化之後和全球化之下,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社會不平等和如何重新界定國家、市場與社會的關係等關鍵挑戰。把社會正義的價值帶回政治生活,不只是引導政策來解決具體問題的關鍵,也更能激發人民參與民主實踐的熱情、推動一個社會向前進步。

第三勢力不應該只被看成藍綠之外的選擇,他們的意義是在既有的兩條保守主義政治路線外,提出一條迫切但被忽視已久的政治路線。這個拼正義的政治路線如何能改變台灣政治的傳統想像,不只考驗著所有政治人物,也考驗著台灣選民


作者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
張鐵志

[文學]龍泉街十二月 - 楊佳嫻

■中時人間副刊
楊佳嫻  (20080104)

 龍泉街正午,十二月,氣溫仍在攝氏二十度以上。客廳陽台下正對著師大夜市,韓式料理店老闆娘的吆喝聲幾樓以上也聽得清清楚楚。那是個紫膛皮色、身形胖大的婦人,綁著七彩頭巾,眉線眼線紋得老細,清閒無事的時候,門口扠著腰,乜斜著眼望向行人。幾天前,聽見她與廚師吵架,從陽台上向下看,一雙肥碩臂膀擠住了瘦桿似的男廚師,僵持了一會,廚師氣咧咧地鑽出來,圍裙也沒有解下,跑掉了;逢晚餐時間,一看,咦,又好端端地在當街廚灶前忙轉著了。

 也許是充滿了食肆的火氣,青春男女的捱擦,龍泉街沒有冬天感。
 街道兩旁公寓,九重葛不分季節地怒放,電線複雜糾纏著,新招牌又掛起來了,赫,這裡小服裝店還不夠多嗎?還有那些,一卡薄皮箱,就著一輛機車後座,向著人群打開,今年流行的窄版領帶,跑單幫帶回來的維多利亞秘密香水乳液,鏤金細蘇圍巾卷,貝殼耳環假景泰藍手鐲,皮箱蓋旁邊夾一支小燈泡和帶伸縮夾的小鏡,警察來的時候燈泡鏡子一摘皮箱一蓋,拎著躲入公寓門裡,十分便捷。這些拎皮箱的年輕人,有些位置是固定的,有些消失了,又投入新成員,他們本是陌生人,在這裡一起躲警察,似乎也培養出濡沫情誼,當然,也曾有為了搶地盤,當真撕扯起來的場面。

 如此密集地展示潮流,來去自如的混生活的方式,機車後車輪下,滿是打發時間扔下的煙蒂。女孩們以厚毛線連帽長上衣和彩色褲襪填滿龍泉街冬日週末,濃黑眼線和小煙燻,夜色暈散在少女精緻的臉上,這小世界遂有了頹廢的風味。如何標誌碰頭地點呢,不是巷弄門牌號碼,大家都說,喔,在搖滾牛冰淇淋,在香港雞蛋仔,在舊香居,在雙魚坊。寒流來了,沒有甚麼好怕的,晚飯以後,捧著肚子散行,不免也要看一眼出名的大腳桶金桔檸檬西施。

 還有,背包串巷賣花的老伯伯了,經過了報紙的傳寫,現在,安詳地他坐在那裡,一整車玫瑰花,自有顧客口耳相傳,前來交關。固然,這裡雜誌或電視節目報導過的店家,比沒有報導的少,老闆也都聰明地放大了照片,和陳美鳳一起端著一碗甚麼,燦爛地逼向行人,只有金桔檸檬西施隔壁的冬瓜茶,是放大了舒國治先生寫的文章,每次排隊,都會再複習一次。


--
她的文章有色彩,鵝黃色,溫暖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