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電影] 「或許我們也該放自己一馬?」 - 金馬影展 『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觀後感


「試著相信人生和天地都那麼大,眼前的擁擠考驗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又多想靠自己的努力去那樣過。」 -- 張懸

追尋自我是『阿拉斯加之死』的共同標題。「Why?」或許該換個方式問:「Why not?」從嗷嗷待哺的小嬰孩到呀呀學語的孩提時代,是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個人發最重要的時期,我們學習知識、培養人際關係,不斷地向外索求,但是唸書唸到最後我們似乎忘了求我們自己:「可不可以放過自己一次?一次就好...」。或許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從來沒有放過自己一次,「不能讓父母失望、不能放棄自己的目標」的謎之聲不絕於耳,這不代表我們該拋棄知識或朋友,或許我們該做的是正視心底最原始、最深沈的吶喊,我知道那很難,真的很難...如果妳已經克服心中掛念的羈絆「How?」這大概是接下來會遇到的問題,但這是個因人而異的問題,旅行是最通俗也最直接的方式。重要的是如何證明自己曾經如此單純而真切地過著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一種對於生活態度的小小偏執。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來,Chris並不是在追尋自我,而是先把家庭與社會所加諸的「身份地位」完全拋棄,用一種完全客觀的主體意識去拉近彼此(家人)的距離。就好像把一捲彈簧拉到最大的彈性極限(這需要一定的外力的作用,本片就是以Chris心中對於家庭與社會的意識崩壞為主要動機),利用彈簧本身的恢復力讓彈簧的長度縮減,拉近彈簧兩端的距離,而彈簧恢復力相對於「人」來說就是「情感互動」。旅程中的短篇日記中曾經記載的「Scared」&Chris最後寫下的「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或許可以說明這段文字的部份概念吧!

If we admit that human life can be ruled by reason, then all possibility of life is destroyed.
這是一種對於人生無限可能的追尋,這或許可以讓正面臨自我認同障礙的人有另一個思考的面向。

看完電影當天晚上,對於自我意識中禁錮的力量做了一番咀嚼。抽離現實是種很struggle的自我放逐,需要的是認清並面對自己即將一無所有勇氣與野性靈魂的自掘,沒有前者,只是一個任憑慾望無止境蔓延的自毀行為,我們必須存在「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的意識,少了後者,我們只是社會上的行屍走肉,無作為並不會讓內化的能力有所提昇。片中Chris妹妹深刻而動人的獨白與彼方Chris的旅程同軌而行,就像綿長的鐵軌般,總是能感覺到對方的存在而始終無法並肩而行....

談談音樂吧,這是我對這部電影評價極高的因素之一。Eddie Vedder,Pearl Jam另類搖滾樂團的靈魂人物,渾厚充滿磁性的嗓音帶著一種微悲的滄桑,《他不笨,他是我爸爸》中「You'Ve Got To Hide Away」& 《大智若魚》的「Man Of The Hour」都能對於電影的意象做出最真實的呈現 。在《Into The Wild》更獨挑大樑演唱原聲帶中的所有歌曲(包括兩首翻唱曲)。「Society」的歌詞中"You think you have to want more than you need until you have it all you won't be free"是一種對於一種慾望氾濫的控訴。「Long Nights」歌詞裡的一段"I'll take this soul that's inside me now Like a brand new friend. I'll forever know"是旅程中自我發現的最佳例證。 「Guaranteed」寫著"Don't come closer or I'll have to go Holding me like gravity are places that pull If ever there was someone to keep me at home"顯示出Chris毅然決然地離開是一種對於追尋自我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