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

[現象] 《後現代狀況導讀》

文/台大地理系二年級 賴彥甫
※ 特別感謝黃宗儀老師、姚耀婷、劉建承、陳建佑、賴彥呈給予寶貴的意見:)

【後現代,根基於新的資本主義與科技發展】

後現代一詞,最早來自建築,約出現在西方世界的1960年代之後 。而後現代開始被用來描述新時代的社會狀況、經濟、文化現象等,首推李歐塔 於1979年所出版的《後現代狀況》。然而,一開始便讓人感到好奇的,後現代所指涉的現象是如何誕生的呢?我想,David Harvey的貢獻就在於此:他認為後現代文化與當代資本主義中的時空壓縮是相關的。人們生活中經歷跨越空間所需的時間越來越短,而空間距離對人們所造成的阻隔也越來越少,世界已收縮成一個地球村,使我們在經濟、生態上相互依賴。

詹明信與David Harvey抱有相近的論點,他在《後現代主義文化》所描述的,後現代文化出現在後工業化的資本主義階段。此時的工業社會已進入一個變化期,這些巨變包括:產品生產轉變為服務生產、人與自然間的管理轉換成人與人之間、理論知識居中心地位等(詹明信,後現代主義文化,頁157-61)。由此可知,後現代文化處於資本主義極為發達的階段,也由於交通運輸革新與資訊科技的進步,時空壓縮的感受比以往更為強烈,使得資本可以快速地周轉。而生產周轉時間的加速,也需要快速的交換與消費來配合,因此就消費層面而言,調動大眾(相對於菁英)市場的時尚,是提高消費速度的一個重要手段;而在商品生產面向來說,由於資訊發達,供給端更能體認民眾的需求,便突出了即時性與一次性物品的優點,而屬於短暫性的服務消費也日益重要。
  
就後現代涵義來說,隨著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由福特主義轉向靈活積累、小規模的、有彈性的生產方式,空間的障礙越來越不重要,資本對空間內部場所的多樣性就越敏感,對各個場所以不同的方式吸引資本的刺激就越大,結果就造成了在高度一體化的全球資本流動的空間經濟內部的斷裂、不穩定、短暫和不平衡的發展。由此而來,在整個社會範圍內造成的影響主要有兩個:第一,強調時尚、產品(工業產品和文化產品)、技術、勞動過程、觀念、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實踐活動的易變性和短暫性。第二,與短暫性相適應的、著眼於建構新的符號系統與意象的「形象生產工業」,它們致力於製造各種「幻象」,以至於出現了以這種行當為業的各種社會角色(David Harvey,後現代狀況,頁355-85)。

總的來說,時空壓縮是後現代主義的重要特徵,它根基於不同的技術(如通訊技術、信息媒介、交通運輸的進步)、不同的政治環境還有多國化的資本主義,而這些便是馬克思主義中指稱的下層結構,它們不僅支撐了、影響了,甚至可能顛覆了身為上層結構的文化範式。

【後現代,界線消融的過程】

後現代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語彙,也是一個混亂的狀況。或者,你也可以說它是眾聲喧嘩。而後現代最讓人感到困惑的最大理由,通常是因為「後」擺放在「現代」前面而顯得突兀。由此可知,後現代以它所不是的東西來標明自身──它不再是現代。它是現代的反思、結果、餘波、發展也是遺腹子,它也是全部或部分這些意義的混搭。

關於後現代的論述是眾說紛紜的,在這裡,我依循John Urry 的洞見,將「後現代」視為一種「文化範式」。用這種方式來思考後現代,擺明了不當它是某個活動領域的專有名詞(如建築、文學)。後現代主義的根本結構特徵是『去差異化』 (de-differentiation)(Lash, 1990: 11)。這個觀點,可以用社會學常用的語言來說明。現代主義(modernism)涉及結構性分化,美學自成一個範疇,而經濟、家庭、政府、科學、倫理道德等許多制度或規範性領域也分道揚鑣各走各路。這種現象,John Urry稱之為「水平分化」(John Urry,觀光客的凝視,頁137-51)。

隨著各個領域呈水平狀獨自分開,非常重要的「垂直分化」也同時進行:高尚文化與低俗文化之間、學院派藝術與大眾娛樂之間、菁英消費模式與大眾消費模式之間。像是以前只有貴族能享受的音樂或者繪畫展覽,現在透過CD還有影像複製,藝術欣賞早已普及至一般大眾,並且藝術以更豐富的形態現身。而在建築方面,現代主義的建築風格(當然有很多種類)則有別於形形色色的通俗樣式,強調建築的功能性,以及烏托邦幻想的實現。

正如同以上所見,現代主義必須理解為一個分化的過程,特別是各種不同文化領域的水平和垂直分化。但後現代主義正好相反,它意味著「去差異化」,而且進行的方式有很多。換句話說,我們也許可以將後現代理解為一種界線消融的過程 。我想,這樣是比較好理解的。

貼身的例子,出現在百貨公司裡。陳列在櫥窗裡的商品,你會發現,美觀、功能、廣告、包裝,已經巧妙地,又或者說是有意無意地混合在一起,而成了資本主義最成熟的商品形式,一種完美的商品。這些商品是後現代狀況的最佳表現,美學和商品之間的藩籬消失了。所謂的「名牌」就是這麼一回事情,時尚的設計,將服裝「遮蔽身體,保持溫暖」的實用性進行包裝,並用廣告來誘惑那些「有品味」的人們,讓他們覺得,穿上這些衣服或者拿著這些包包,可以讓自己美得像伸展台的那些模特兒一樣。換句話說,實用價值似乎不如往昔,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象徵價值」。

手機,也是很好的例子。除了通話之外,還將攝影、上網、GPS等功能合於一身;而台大的學生證本身也帶有一點後現代狀況──它是學生證,同時也是悠遊卡。功能的結合帶來了更便捷的生活,活絡了甚至是打破了原本存有的限制。

藝術品與商品的分野正在瓦解,有關於這一類的發展,還包括了:在廣告中首播的流行歌曲、用來促銷唱片的藝術流行錄影帶(MTV);而廠商也以贊助的方式使用「藝術」來推銷產品。商業文化在後現代裡,是交織錯綜,密不可分的。


【後現代,讓真相成了問題】

後現代文化並不宣揚獨立性,也反對美學遺世獨立,這種文化打動觀眾的方式,靠的是挑動個人感官所帶來的立即震撼。原本所存在的高尚文化與普羅大眾所擁有的「大眾」和「低俗」文化之間的強烈差別,在後現代裡頭也消失殆盡。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後現代主義讓「再現」與「真相」之間變得更模糊難分。表意的方式越來越視覺化,使得再現與真相之間的關係變得更接近、更密切。
  
布希亞提出來的著名詞彙「擬象」正好為此做了相當好的解釋。擬象(simulacra),也就是擬仿物的再複製。所謂的「擬仿物」與「複製品」的最大差異是,擬仿物本身也是複製的過程,但卻找不到其創作源頭。舉一個我覺得很好的例子:COSPLAY。COSPLAY本身就是一種擬象:漫畫家畫出可愛的小蘿莉,並不是完全按照志玲姊姊或是哪位絕世美女而複製、刻畫下來的,那是一種美好的女性想像,閃爍的大眼、櫻桃小嘴、白皙的肌膚還有微紅的雙頰。漫畫家所創造出來的,是不存在現實世界的人物,那是比真實還真實的女性角色。而時下年輕人們可能是喜愛漫畫中的人物,也可能為了表現另一個自我,藉由裝扮這些漫畫人物,便有意無意地再一次複製了擬仿物,而使得自身成為一種擬象。
  
近年來,許多觀光景點的發展都是很好的地方「擬象」的例子。如清境農場,山坡上,滿是歐風民宿、草地與羊隻。可能是瑞士的風景明信片在作祟,或者是電視、網路媒體塑造的瑞士風采讓人迷戀,於是「想像中的瑞士」便再現於清境農場,創造出一個「比瑞士還瑞士」的地方。由此可以得到一個簡單結論,擬象所要喚起的,是眾人已經擁有的──原本對瑞士樣貌的意象。簡而言之,擬象創造了一種超真實感,假造的比原版還要真實,反而使得「原初」的地方讓人失望(Eco, 1987)。

【後現代,時間與空間的拼貼】

百貨公司的美食街是後現代拼貼式空間 的最佳典範。在資本主義結構下的飲食體系,運作的方式著重連鎖繁殖,量大可見,規格均質,空間被解離成單一的專業角色,但分工到某個階段,同樣的口味走單一化、逢迎化、集體化的行為模式也會踢到鐵板,不變不行(鄧景衡,2002)。為了求變,空間便找回失落已久的平民和鄉土化的東西,用拼貼的手法,把過去、現在、未來套疊在一起,或者把異國料理、中國料理、臺灣地方小吃供列並存。彰化肉圓旁邊佇立著台南擔仔麵,歐式自助餐與中國餐廳形影不離,麥當勞的對面可能是日式拉麵攤,你找了個位置,點了印度咖哩,看到位於對角的星巴克,於是你買了一杯焦糖瑪奇朵,用熟練的口氣說著:「我要少冰,牛奶加滿,Grande,謝謝。」

除了美食街的拼湊風格,上閤屋、十二廚、饗食天堂等「大總匯」餐廳,將臺灣南北料理整合;與壽司、天婦羅並列的,是牛小排與紅酒;法式生蠔還躺在冰盤上,海峽兩岸便迫不及待地在餐桌上統一了!這些餐廳還有美食街,將各式各樣的料理來個總匯大拼盤,讓消費者徜徉在這集中的空間──遇見全世界,沒了台北。如同鄧景衡描述的:「空間的世界風格拼貼、時空跳躍、雜異的口味,不連續的攤位也造成消費者彷彿穿梭在世界不同角落的食市內咀嚼的感覺。」

百貨公司的美食街所展現的,是透過食物再現原鄉的印象,美食街除了空間上的拼貼之外,也是時間感的錯置,地方小吃總是大打懷舊招牌。而民眾所消費的,是時空拼貼下作為符號意涵的小吃與地方的想像。而在這拼貼的時空裡,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這是歷史感也是地方感的喪失。


【後現代,理論之後】

綜觀後現代文化研究至今,這些理論給了世界一種爆炸性的訊息,並積極拓展新的理論,使人們把眼光從真理、普遍、基礎、本質上,傳向差異、相對、去中心的面向上。同時也讓人們轉而注意日常生活,而不是鄙棄周遭甚至是自身,並開始懷疑鉅型敘述 。後現代文化理論的獨到之處,便是將重點轉移到自身,所關懷的是由眾多「差異」所架構出來的世界。

但正如泰瑞伊格頓在《理論之後》所告訴我們的,許多文化理論在逐漸成熟的同時,卻慢慢走向瑣碎、極端和沉溺,使得它們喪失了原本的反動力量。旁觀四周時,卻遺忘了許多範疇,如對政治、道德論述的遺忘,只在相對的微型敘述裡小眼睛小鼻子地打轉,為了反規範,對規範抱持著敵對態度,甚至走火入魔地僅關心枝微末節的事物,忽略了原本應該有的關懷,喪失了實踐的力量。他認為,文化理論最後得抽身於微型敘述的窠臼──在地思考是個優點,但也遮蔽了更宏觀的視野。面對與資本主義全球化論述風雨交加之時,泰瑞伊格頓認為得提出一套與時並進的鉅型敘述,對此,《理論之後》並沒有給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但卻為之後的文化理論找了一個新的出口。

【後現代,文章來到最後】

事實上,在這一個到處充斥著廣告的世界,商品化與生活中每一個環節已經緊緊相扣。後現代所表現的,除了是一種文化狀況,也同時是心理感知。現在,由我們所接觸的、所觀看的一切總總,所有的奇觀、意象和符號,早已內化在日常習慣裡──我們生活在後現代之中,卻渾然不自覺。



參考資料

1.劉建承《李歐塔-後現代狀況》,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方法學期報告,2007
2.鄧景衡《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台北;田園城市,2002
3.孫全文《當代建築思潮與評論》,台北;田園城市,2004
4.泰瑞‧伊格頓《理論之後》,台北;商周,2005
5.安德魯‧基恩《你在看誰的部落格?》,尤傳莉譯,台北;早安財經,2008
6.John Urry《觀光客的凝視》,葉浩譯,台北;書林,2007
7.Richard Appignanesi,Chris Garratt《後現代主義》,台北;立緒,1996
8.Mike Crang《文化地理》,台北;巨流,2004
9.Robert Venturi等《向拉斯維加斯學習》,賀承軍譯,台北;田園城市,1997
10.David Harvey《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中國大陸;商務印書館,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