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

[文學]維也納的氛圍

轉自PTT2 作者: aswing (阿笨) 看板: AAAAAAAA

文◎洪雯蒨

哈維卡咖啡廳的老闆哈維卡認為,沒有菸味的咖啡廳就產生不了藝術靈感。(屁)

極品的咖啡,須具備三個不可或缺的條件。

它的溫度須:熱如激情;它的味道要:苦如人生;它的色澤得:黑色深遂──猶如死亡。

趕是維也納的大忌

維也納的腳步一向比別人慢好幾拍。

在此,圓舞曲的節奏不落人後,文化的敏感度靈躍居首;唯獨「現代化」的步伐,永遠顯得意興闌珊。因為,維也納不必銜玉求售。

放眼觀之,凡舉與「現代」科技有關的產物,或由其周邊所衍生而出的生活模式,維也納皆不流行,也不踉踉蹌蹌地追趕,一直得到不得不用之時,才一副勉為其難狀地配合一下。嚴格說來,她所謂的「現代化」腳步,是這幾年間,隨著資本主義逐漸滲入,才緩緩律動在優雅的古老巷道之間的。

就拿電影這項藝術來說吧!台灣與美國同步上映的電影,在維也納必須遙遙等到半年以後,才會出現在電影銀幕的預告片。周遭,有的朋友還沒有使用電子郵件的習慣,也不會用,理由:那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更不可思議的是,現在竟然還有錄影帶出租店,這種近似乎骨董店的設備,除了讓生活在資本主義國度、使用慣科技用品的朋友笑掉大牙之外,還不得不搖頭傾歎這種前所未聞的天方夜譚。日前,尚有一友人一驚:喔!原來DVD長這副樣子。

至於冷氣,這對維也納人而言屬於新鮮的科技產物,也是這幾年來,隨著全球化的溫室效應顯著後,才陸續出現在店家。此外,這裡還有很多人,畢生沒去星巴克喝過一杯咖啡。

緩慢的步伐,不光蹀踱在優雅的公園裡,也映照在從容的生活態度當中。真感歎,處身於不知年的國度啊!

既然摩登、現代化是這麼地可有可無,那,什麼是生活的「必需品」呢?華爾茲嗎?維也納的思維腳步,是無意中跟不上人家,還是「有意」比別人慢好幾拍?

「趕」,是維也納的禁忌,也是大忌。

現代人往往捨不得讓時間停一下;但是維也納人懂得、也捨得讓時間漸慢,甚至停格,沉浸在幻真的永恆裡──倒是有時候,不小心會讓時間停太久了點。

因為,音樂不是時間的藝術,而是時間「停格」的藝術。緩慢從容,甚至把腳步停下來,是需要極大勇氣的,因為,一旦時間停了下來──就得面對自己了。

捨不得讓時間暫停?

「這地方怎麼練,才能又快又狠又準?」李斯特的〈練習曲〉,令一位年輕的鋼琴學生,技藝的錘鍊上感到瓶頸。教授一向是不傳授技巧上的問題的,會彈的人,早上四點起床,摸著黑、揉著眼也能無誤登台。但是,要省點路,不能等到練習方法錯誤而藥石罔效時,才問口就教。教授不改其翩然優雅的姿態,指著一處譜句表示:「這裡停一下。」渾身是勁的年輕學子,如獲妙寶似地興奮試了一遍,彈完那一句馬上接下去,下一小節的樂句驟然響起。「非也非也,到這裡就好。」教授指著原處的譜例從容地說。再來一次,又是衝到下一句,停不下來,幾回合下來,鋼琴學子驚然簌醒,自己竟然無法在一個音上稍做停留,這種欲以每個音塞滿每一刻、深恐浪費一分一秒的焦急意圖,藉著手指,再也清楚不過地表現出來──「相」,不只由心生;還由「音」生。空氣靜止了一下,文化的衝擊,驟然的領悟,化身成寂靜,碎落在無形中。

「你捨不得讓時間停一下?」教授微笑探詢。

掩耳盜鈴的自由

維也納空氣的品質卻不知比他處好多少倍。

去年,全球生活居住品質評比當中,維也納名列第二。在這個城市,她的空氣與水之潔淨程度,著實非「晶瑩剔透」四字足以形容之,簡直是真空生妙有。在一個國際大都會的生活圈內,要每個人、每一輛車都不去玷汙那看不見的空氣,這個國度,不是嚴法以待,就是人民有極高度的自律性和共識,責無旁貸地對那看不見的空氣,像呵護極珍貴的藝術品一般,並以一種獨一無二、彷彿履行共同義務的精神來維護它。在這裡,不是不敢、而是「捨不得」去弄髒那賴以維生的無形資產。

原來,維也納重視像「空氣」這類「看不見」的東西。

不過,有的「空氣」,倒不是那麼好聞,比方說菸味。

「現代化」進步的表徵,迫使許多國家在公共場所實施禁菸措施,癮君子的煙霧,必須抑制在縮減過的場域內,隔離起來,以防空氣干擾、危害他人。但是維也納的咖啡廳,自二、三百年有史以來,就是煙霧瀰漫,遇到生意興隆的星期日時,一踏進去還伸手不見五指,恍如身在濃霧之中,雲深不知處。台灣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有拒吸二手菸的意識了;這裡,以文化享譽盛名的歐洲文明國度,怎麼沒禁菸?至少,另闢小型的隔離式禁菸區也好,怎可強迫所有的人都吸二手菸呢?

最近這幾年,隨著流行與大趨勢,音樂之都開始討論禁菸的問題了。先是南歐的西班牙與義大利,先後表示不願與他人共享菸味,引起一陣辯論後,政府明文規定:公共場所禁菸。這,繼而在維也納引起一陣譁然,好像突然被人規定要穿制服似地:渾身不對勁。

為了跟上「現代化」的腳步,維也納扭扭捏捏地試著禁菸,在公共場所闢設禁菸區。不過,這僅止於在煙霧濃密的咖啡廳某一角,掛上一個「禁止抽菸」的牌子,除此之外,別無長物。但是,試想,在密閉式的抽菸空間裡,沒有任何隔離措施地闢一禁菸區;與在禁菸區裡,同時設一開放式的抽菸區,其效果是一樣荒謬的。空氣不會流通,但是會流動;瀰漫的煙霧,並不會認牌子上的字,只要是一根菸燃起,仍舊是人人有份。

這種掩耳盜鈴的權宜之計,真是只有維也納這種與現實脫節的地方才想得出來。不過,主要原因在於:沒有菸味的咖啡廳;就如同沒有音樂的音樂廳,維也納人是不愛去的。

又在討論了,人家星巴克沒菸味哩!對於即將強制實施的公共場所禁菸措施,維也納的咖啡廳緊張議論紛紛,是要跟進流行趨勢呢?還是守住菸味不變?人文藝術老咖啡店──哈維卡(Hawelka)咖啡廳,那位95歲高齡的老闆,對此發表他的看法,這位準人瑞,不疾不徐道來:「在今天這種時代──這『現代化』的時代!只要是任何不尊重『個人意願』而採取的措施,一定會引起反彈的。而我,老漢的,對於任何一種形式的『統一規定』,一定會抱著充滿革命的熱情,站在反對聲浪的最前哨。沒有菸味的咖啡廳,就沒氣氛;沒有氣氛,就產生不了靈感的──沒有靈感,就沒藝術的──不行不行!」

有趣的是,活了快一世紀,天天在咖啡廳守護藝術靈感的哈維卡老闆,畢生不抽菸

--
煙味不是用來創造靈感,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