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經濟]花東發展 不靠高速路

中國時報 2007/05/16 論壇
張宏輝(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近來蘇花高興建與否引發了許多爭議,論者多以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關係來辯詰,但是經濟面的討論卻很少,總認為建造蘇花高必然帶來經濟效益,個人以為這是一項迷思,因為蘇花高的興建本身就一點都不經濟。

經濟面包含三個層次:東部區域、台灣整體發展和全球競爭。

首先,高速公路只建到花蓮嗎?若只建到花蓮有意義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要建就必須建到屏東,形成環島公路網。那經費單只蘇花一段就要九百億,全部完成至少得二千四百億。可是完成後從蘇澳到屏東的通過區域人口總共只有七十萬人(僅略多於板橋市),依東部人口數比例推算,每天通過的車流量不到西部高速公路的二十五分之一,經濟效益有多大?何時才能回收?同時,整個花東縱谷區域有機會發展成全球最佳高價良質米土地必須大量徵收和面臨的環境破壞的衝擊,這種損失怎麼算?

花蓮經濟從漢人移墾開發以來,除糧食生產外,以賣祖產為主要經濟模式,早期砍木頭,近代則是大理石、砂石、水泥開採,都是以原材料輸出、破壞環境為代價、高勞力、非知識、低毛利的方式在維生,這種開發模式是台灣未來可長可久的經濟型態嗎?同時,這和發展觀光產業的走向一致嗎?

建高速公路目的是要將人潮引進來觀光和提升經濟,但觀光業的競爭趨勢早已是全球化,人們到峇里島或杜拜是因為有高速公路直達嗎?是自然環境因素嗎?顯然不是,是吸引力和人造環境。但是看看花蓮,外籍人士來花東旅遊人數有多少?一個僅以國內旅遊為目標的觀光城市能持續多久?況且,當國際觀光趨勢是以人工建築為號召時,花蓮的城市規劃有吸引力嗎?看看它的門戶:火車站前後站的規畫,以及全市的道路景觀,你會覺得這是個能夠吸引人一來再來的城市嗎?

國內的政客們常掛在嘴上說,要建設台灣為亞洲的瑞士,但是瑞士的觀光,或是它著名的製造如手錶和巧克力都不是靠破壞自己生存的環境生態來製造原材料,而是靠吸引力和知識技術的高毛利經濟。對照花蓮,一個以征服自然和以麻糬為名產的低利潤經濟模式,相差有多遠?這樣的經濟型態,蓋了高速公路,就會提高所得?何況,高速公路不是一般的產業道路,不能說蓋到家門口才行。

眾所周知,中國崛起已經把台灣的低階製造代工經濟全部吸走,相對於新加坡、香港或杜拜的金融中心走向,台灣唯一的選擇只能是發展以高知識為基礎的高階製造中心,但是更大的威脅是中國以國內市場為誘,逼使所有的外資公司必須以技術移轉換取標單,從汽車製造、發電廠的燃氣渦輪、3G手機到高鐵等,高階技術正以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移轉方式流入中國。台灣僅有的優勢還能維持多久?當務之急又是什麼?顯然,唯有學習瑞士和日本,徹底的知識化,發展台灣優勢的品質和創新力而已。在此趨勢下,花東能獨在其外嗎?

因此,筆者認為,興建蘇花高對花東和全台灣是雙輸局面,既無助於提昇東部經濟,浪費資源、破壞環境,是傳統代工經濟追求速度的思考模式下的產物。但是一旦轉換成高階製造時,快個一兩小時有那麼重要嗎?花東和台灣真正需要的是一種雙贏的做法:發展東部成高知識、所得和生活品質的區域。

一方面,以花東兩縣一年建設經費總共只有二十幾億,加上花蓮市周邊人口不到三十萬人,就有六所大學院校,只要資源適當導入投下幾百億就可有效創造條件。另一方面,剩下的大筆經費就可以轉移到提昇台灣整體知識化和競爭力的部門。這麼做,是不是更具長遠性?
--
還有一些內容的文章!

Your cOmment"s Here! Hover Your cUrsOr to leave a cOmment.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