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7日 星期日

[知識] 中國時報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專題(四)

中國時報 2007.06.14 瑞典移民天堂 也是消沉陷阱 江靜玲/瑞典洛森格德報導

這裡是天堂,也是陷阱。從丹麥哥本哈根中央火車站到瑞典南部的馬爾摩市(Malmo),只有三十分鐘車程。火車行駛經過連接丹麥和瑞典的奧瑞松德大橋,車廂內已明顯可以看到多元化種族乘客。位於馬爾摩市近郊的洛森格德(Rosengard)是北歐移民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

根據洛森格德區政府統計,百分之九十七的洛森格德居民是外國移民,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沒有工作。過去二十年來,這裡一直是瑞典社會融合最困難的所在點,也是北歐移民的一大測試地。

政治難民匯聚 密度超高

比較正確地說,洛森格德的移民,其實是難民。一九七○、八○、九○年以來,大批政治難民在不同時期,由不同國家區域湧進。一如在洛森格德圖書館工作達二十年的館員形容,「世界上哪裡有戰爭和人道災難,我們就知道又有一批「移民」要到這裡來了。」。

圖書館旁邊是洛森格德區政府的就業與訓練中心。一個年輕的父親帶著一個伶俐的小女孩,焦慮的坐在入口處等待接受瑞典政府補助,必需定期接受社工約談的妻子。年輕人叫做歐貝德(H Obeid),二十五歲,二年半前從黎巴嫩移民到瑞典。

「我想到瑞典其他的地方,」歐貝德以流利的英文說,「如果我現在可以遷出洛森格德,我立刻就走」。可是,他和這裡絕大部分人一樣,發覺離開洛森格德,在這個倡導「人有行動的自由」國度裡,竟是個如此沉重的願望。

中途之家 進得來出不去

「找不到工作,怎麼走?瑞典文不夠好,大家都把你當外國人。」。歐貝德說,他準備接受男性護士課程訓練,希望可以找到健保醫護的工作。他和在洛森格德長大的黎巴嫩裔妻子,有一個共同夢想,「能在洛森格德外面建築一個小家庭。」,「我們只要有一個小公寓,小小的就可以了。可是,天知道,這有多難…,」。

歐貝德的臉龐始終是憂鬱的。張著一對聰慧黑眼睛的小女兒,盯著父親,「妳看,這麼聰明的一個小孩,我不能讓她在這裡長大。」小女孩的母親終於走出約談室,美的令人吃驚,怯怯地點頭,卻不肯細述自己在洛森格德成長的經驗。

八○年代以伊朗政治難民身分抵達,如今在洛森格德區負責職訓工作的哈珊卡罕(J Hosseinkhah),感慨地說,在瑞典政府照拂下,這裡的移民可以終生食宿無虞,但也因此很容易就困陷在洛森格德,苟且一生。天堂和陷阱,在這裡,沒有界線。

在洛森格德擔任社會工作逾二十年的布蘭登柏格(M Bramdberg)說,如今看到她當年輔導的家庭,帶著第三代出現在她的辦公室時,「是我最心碎的事。」。她指著距離辦公室不遠的一家葬儀社,「看到沒,去年才開張的。這裡的第一家葬儀社,連辦後事的生意都出現了,現在生老病死,都可以在這裡啦!」。??

洛森格德區政府提供了各種職業訓練和語言課程,但即使在瑞典這樣一個對平等採取高標準的社會裡,外國人找工作仍十分困難。失業十年、十五年的人,在洛森格德,信手拈來,就是一把。一個人的一生,有多少個十年,十五年呢?

沒工作沒競爭 猶如死水

「錯誤的地址(洛森格德),錯誤的名字(回教姓氏),讓這些人失去公平競爭機會。」,布蘭登柏格說,她數不清有多少大男人因此挫折地在她面前流淚,但最終只有意志消沈的滯留在如同一灘死水的洛森格德。

融合是個大問題,不僅在工作上開放平等競爭機會,生活亦然。洛森格德中心兩座商場是最佳寫照。隔離兩座商場的僅為一座小天橋,一邊是回教移民的世界,裡面買阿拉伯食品,從旅行社到藥局講的都是阿拉伯語;一邊是普通超級市場,客人以瑞典白人為主。

斯堪地納維亞的第一座清真寺,也建立在洛森格德。周末的陽光下,來自中東和非洲的小男孩,一起在寺外的草坪前踢足球。這裡曾經踢出過巴爾幹塞爾維亞裔的瑞典國際級足球明星,沙黨伊伯拉希莫維其(Zlatam Ibrahimovic)。但他成名後,再也不願意回到這裡。

「大家都把這裡當中途站,走出去,就不再回頭。」,洛森格德區勞工訓練中心行政主任楊漢森(M Johansson)說。他已經在這些工作了二十二年,疲憊不堪的面容中,有著更多的無奈。

標榜社會融合 面臨挑戰

瑞典不但是全世界接納最多外國人的國家,也是阿拉伯世界外,接受最多阿拉伯人的國家。伊拉克戰爭後,在歐洲,瑞典收容了百分之五十的伊拉克難民,另外的百分之五十才分配到其他國家。二十世紀初,美國移民潮期盛行,外國出生人口佔美國人口的百分之十四,今天,瑞典的外國出生人口已達到百分之十二。

今年初,瑞典政府成立了歐洲第一個「融合與平等」部會。政治顧問卡薩布蘭(K Karlsbro)表示,融合與平等部的願望是,把瑞典發展成為「世界上融合度最高的國家」。

不是每個斯堪地納維亞國家都像瑞典這麼寬容。從丹麥和挪威極右派政黨興起,可以看出一二。被認為是種族歧視基本教義派的丹麥人民黨黨魁基耶斯卡德(P Kjaersgaard)今年四月被選為「丹麥最有權力的女人」。挪威極右進步黨的女黨魁楊森(S Jensen)也不遑多讓,宣稱將在挪威二○○九年大選,取下總理寶座。(種族問題)

在洛森格德,我們觀察到,一個不一樣的北歐。從洛森格德,我們發現,移民對北歐的挑戰,絕不亞於福利社會和歐盟融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時報 2007.06.14 一群婦女 踢開了丹麥大門 江靜玲/丹麥哥本哈根報導

如果你對政府的政策不滿意,該怎麼辦呢?在移民嚴苛的丹麥,有一群女人便以她們自己的方式,共同踢開丹麥的大門。

移民在丹麥不僅比瑞典難,定居以後,欲融入社會,尤其在工作機會高達百分之六十必需透過管道的丹麥,更是不容易。 在哥本哈根的丹麥婦女與性別中心(KVINFO)策畫下,一個發動丹麥婦女協助移民女性的「顧問」(Mentor)網絡,成功融合不同種族背景的女性。

這個網絡有點類似徵友的活動,透過這個組織網,移民到丹麥的女性可以在KVINFO的「配對」下,和一名與自己職業、教育和經驗相似的丹麥女性「顧問」接觸,以協助指導她們融入丹麥社會。

KVINFO主任楊森(E Jensen)表示,參與這個網絡擔任指導的丹麥公民都是義務性的,而且都是「有經驗忙碌的職業婦女。」。楊森說,這個女性幫助女性的構想出來後,即有三百名丹麥女性主動加入這項自願性服務。

五十歲的工會員工萊拉認為,與移民和難民分享丹麥知識與價值,「是我的公民責任」。三十歲的專業經理人寶琳娜認為,看到那麼多接受良好教育的女性,到丹麥後被迫成為邊緣人,「是一種人力資源浪費。」。

這些丹麥婦女有一個共同的信念,相信透過她們的協助和管道,可以讓那些從國外到丹麥來的女性,可以生活得更容易、更有信心。

來自台灣的哥本哈根市議員王立智以自己經歷,全力支持該中心和這個網絡。台北輔仁大學、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畢業後,王立智到丹麥重新從九年級(初中三年級)讀起,但到拿到碩士,找工作卻依然四處碰壁。

王立智表示,經驗告訴她,當一個受高等教育、有專業能力的移民女性,找工作,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的時候,「不是我有問題,是這個社會有問題。」。

除了「顧問網絡」,這個中心,還有其他族群融合方案,像是「阿拉伯行動先鋒」(ArabInitiative),思考如何可以搭起丹麥女性和回教世界女性互動的橋樑。

就這樣,一群丹麥婦女,妳一腳,我一腳,互助融合,逐漸踢出一片新途。她們的成就,令丹麥男性忍不住開始探詢:「男人是否也可參一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時報 2007.06.14 無邊界城市 一加一大於二 陳一姍/瑞典馬爾摩市報導

奧瑞松德(Oresund),丹麥與瑞典五百年愛恨交雜的歷史邊界,二十一世紀再度成為歐盟聚焦。只不過這次不因戰爭,而是奧瑞松德大橋串連起,北歐第一個無邊界生活與經濟整合的發展模式。

奧瑞松德是瑞典斯葛納省(Skane)與丹麥西蘭島、羅蘭法斯特(Lolland-Falster)的統稱,千禧年時,上層是公路、下層走鐵路的奧瑞松德大橋開通,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與瑞典第三大城馬爾摩完全連結。二十分鐘一班火車,通勤時間只要三十分鐘,五年來在馬爾摩買房子,而在哥本哈根上班的丹麥人,人數由二千人快速增加到兩萬人。今年第一季這條橋的交運輸較去年同期成長二一%,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兩邊整合越來越快。這樣的變化,讓丹麥女皇今年選擇回訪地點時,特別捨首都,挑了馬爾摩。馬爾摩居民告訴我們說,女皇已經三十年沒來了。

奧瑞松德組織肯特.蘇納森(Kent Sonneson)說,這樣的經濟模式,讓整個馬爾摩不一樣了。一九九五年以前,這是個沒有希望的都市,甚至連大學都沒有。但透過這條橋,一加一真的大於二,哥本哈根找到了新腹地,奧瑞松德區變成有了十四所大學(其中大多在哥本哈根),有了十五萬學生,變成高等教育密度最高的「斯堪地納維亞人力資本中心」。據統計,通車後四年,在此區設立總部的企業達十九家,比斯德哥爾摩十七家還多。

不過,緊密整合也帶來了認同上幽微的變化。自大橋開通後,馬爾摩人要搭飛機出國,也不再花五個小時北上斯德哥爾摩,反而只要十五分鐘就可以到哥本哈根機場。蘇納森說,傳統上瑞典是一個很中央化的國家,所有政府機關都設在斯德哥爾摩,一般菁英也都往首都集中。但如今奧瑞松德經濟好轉了,整個區域變的很有活力,馬爾摩人變得更有自信了,可以大聲跟中央講話。

像馬爾摩人認為最不公平的就是稅制。依據制度,目前兩萬住在馬爾摩,工作在哥本哈根的丹麥人還是在丹麥繳稅,不過由於享受了許多瑞典的社會福利,因此丹麥政府每年都會付一筆錢給瑞典中央政府。但這筆錢卻不是直接給馬爾摩,而是均分到瑞典全國,這讓地方政府大喊不公平。而住在這的丹麥人反而覺得沒在這裡繳稅,卻用這裡的福利,道德上有點過意不去。

僅管模式上證明可行,但奧瑞松德模式能不能適用到全北歐,多數北歐人認為,還有長路要走。前瑞典財政部長派得紐德就強調,瑞典需要強而一致的制度,才能把瑞典結合在一起,奧瑞松德不可能變成特區,這個區域不會改變瑞典的定位。北歐政界人士多表示,從瑞典、丹麥公投拒絕歐元,挪威甚至未加入歐盟,顯示民眾對於與歐盟完全整合,還有很深的芥蒂。目前斯堪地那維亞並非向南與西歐各國整合,反而是向西整合愛沙維亞、拉脫維亞與立陶宛波羅的海三小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時報 2007.06.14 穆罕莫德漫畫事件 展現包容 江靜玲

丹麥詩人和哲學家海恩(Piet Hein),在他的著名詩集「就是這個問題」的短詩中,寫道:「要嘛,共存;要嘛,無法共存。」。海恩的詩,在丹麥穆罕莫德漫畫事件中,巧妙地成為一種詮釋。

引用海恩詩文的是丹麥前外長艾里曼楊森。他因為公開反對丹麥媒體刊登穆罕莫德漫畫,在主張言論自由的丹麥飽受批評。我們在哥本哈根與他談到此事時,艾里曼楊森仍堅持,「媒體有暢所欲言的權利,但不表示有暢所欲言的義務。」

他的道理很簡單,共存是大家生活在地球村中的關鍵,沒有必要挑釁冒犯他人。但引爆這項漫畫危機的丹麥日爾蘭郵報(Jyllands-posten),未必如是想。

日爾蘭郵報的政治評論員皮特柯(R Pittelkow)反問:「有人因這個事件在丹麥看到暴力嗎?」。答案是,沒有。皮特柯認為,丹麥的穆罕莫德漫畫事件是因為被擺在全球放大鏡下,才引起連串維護宗教信仰和言論自由之爭。

如今,漫畫事件本身雖平息,它所帶出的衝擊在寧靜的斯堪地納維亞似乎仍餘波盪漾。大家反思的方向有兩點。第一,是處理事件的方式。從事件開始即堅拒介入獨立媒體言論爭議的丹麥政府,立場不變;挪威奧斯陸中心則認為,從事件開始,其實可以透過對話,防止對立升高,這是一個經驗;瑞典媒體支持言論自由,但不認為穆罕莫德事件會發生在北歐移民人口最稠密,對移民包容性最強的瑞典。

其次,這個事件,不僅是宗教與言論之爭,也是北歐未來的政治和社會問題。斯堪地納維亞的回教移民日漸增多,如何融入這些不同種族文化的回教徒,與整個社會共處,是三國無法逃避的重大課題。

穆罕莫德漫畫從丹麥延燒到全世界,但回到事件引爆現場,除了討論和思考,卻不見暴力。為什麼?這是外來者的我們停下來,所思考的事。

Your cOmment"s Here! Hover Your cUrsOr to leave a cOmment.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