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9日 星期五

[思維]道德教育的反智傾向 - 孫效智

中國時報 2008.02.27

 日前李丁讚教授在時報論壇寫了一篇有關德教育的文章。道德果真只是能力,而不是知識?本文提出不同的看法。

 首先,任何能力都具有某種知識意涵,而不能跟知識截然分割開來。誠然,游泳並非只靠閱讀教科書就能學會,但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難道不需要前人的經驗或撇步?這些經驗或撇步正是掌握訣竅、突破瓶頸,學會游泳的關鍵知識或智慧。再如武俠小說裡的江湖好漢,常常為了一本武功祕笈爭的你死我活,難道不也是因為祕笈裡的祕方或竅門,正是大俠們學得蓋世武功或起碼避免走火入魔的關鍵?

 任何能力都具有某些能被論述的內涵或方法,否則要如何掌握該項能力的本質及學習它的途徑?能被論述的能力內涵或學習方法自然是一種知識。哈柏瑪斯有一本將近五百頁的鉅作《實踐與理論》,詳盡討論實踐與知識的相互關連。如果他聽聞有人倡言「道德是能力,不是知識」,可能會感到瞋目結舌,驚駭不已吧?其實,哈伯瑪斯的智慧在孔老夫子的經典裡也是找的到的,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正是此意。知識與能力之間,正是思與學的關係。

 回到道德來看,道德做為一種能力,自然也是一種知識。有人也許會說,道德知識不足掛齒,是像良知那樣不學而知的。由於道德問題是「七歲小兒懂得,七旬老翁未必行得」,故關鍵不在知識,而在實踐。李丁讚的「道德是能力,不是知識」背後,大概有的正是這樣想法吧?問題是,道德直覺人人有,道德究竟是什麼,卻不是人人所能把握。

 換言之,大部分人對於道德本質的知識是模糊的,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就以李丁讚在文章中對道德的定義來說吧,他說:「道德泛指一個人 面對周圍人、事、物的心志、能量與態度。」這樣的定義不僅模糊,達不到道德哲學或倫理學所要求的嚴謹性,而且,談心志、態度等,似乎也只注意到了道德的內在面向,而忽略了道德的外顯要素如行為實踐等。

 不僅如此,後現代多元社會實踐情境何其複雜,一個人即使知道「人應該行善避惡」,卻未必能知道在具體實踐情境中善惡是什麼。就在李文刊登的同一天報紙裡,就有好幾則新聞的倫理意涵十分複雜,具有高度的道德知識意義,而非簡單自明的。例如貴報小社論「飛魚悲歌」所揭露的永續發展倫理問題、台大以救命寶寶為手段來醫治地中海型貧血患者的醫學倫理及研究倫理問題、再如慾照風波中有關「猥褻」定義的網路倫理問題以及台港警方辦案大小眼的正義倫理問題等。正確思考這些問題的能力與正確實踐的能力是同樣重要的。

 日本考慮讓道德課程獨立設科,我國教改則以取消獨立之道德課程為發展方向,這樣的取消背後是否潛藏著某種分裂實踐與知識的反智主義,是關心道德教育發展的人們所應該共同關心的課題。

 (作者為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
我喜歡這篇文章的基調 .___.

[文學]如果我可以為你改變世界/成英姝

■三少四壯集 (20080227)

開車時收音機傳來Eric Clapton的歌曲「change the world」,就像人們每次聽歌總只會跟著副歌尤其歌詞是title的部份哼唱,我也只會不斷重複「Baby if I could change the world」,但我真的很迷這句歌詞,總覺得這句話有種美得過分的感覺。其實跟歌曲裡其他的歌詞倒沒有直接的關係,它本身也不過就是首老派的示愛情歌,跟我可以替你摘星星之類的異曲同工;但改變這個真實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我的意思,不是那種抽象的比喻,諸如讓太陽不要落下、地球倒轉什麼的,我說的是改變這個活生生的、我們置身其中的,讓我們覺得不安、憎惡、恐怖,可是又期待、躍躍欲試,想要擁抱卻又感到絕望,醜惡但又誘人的世界。

 然後,收音機裡有人閒聊石油將漲價的危機,其中一個人抱怨人類為甚麼沒有「認真地想」開發和普及取代石油的(乾淨)能源方法,另一個說,人類到目前為止也沒有「認真地想」解決溫室效應的問題。那有什麼奇怪呢?人不死到臨頭是不會想做什麼改變的,不,人可以死一遍又一遍,依舊沒有改變。

無怪乎我覺得「如果我可以為你改變世界」這句話這麼美,因為改變世界是一件注定完成不了的美夢,像夸父追日一樣,是無止盡的追逐,是一條揚長而去的路,一個人如果奔向這樣的旅程,只有一個美麗的可能,就是終點永不會到來,與其說說沒有終點(這還算是一種樂觀的想像),比較貼近事實的是,在抵達終點前煙滅。所以改變世界這句話不意氣昂揚,不喜悅燦爛,它跟摘月亮一樣不可能,卻可以是一個進行式,而且越走越遙遠,所以它才動人。

如果可以,我是想為你改變世界的,縱使有任何人說他想改變世界的時候我都會嘲弄他的天真和愚不可及。我不想改變世界,而且對這嗤之以鼻,但如果是為了你,我想改變世界。這是一種浪漫的想像,給和這個噁心又不義的世界戰鬥一個美麗的理由,讓這世界與你的美可以匹配。

那麼你呢?當你在改變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已經不在乎是為了我。當我靠近你凝視的時候,我就像一台裝著滾輪的攝影機在軌道上朝你推進,我就看見你的頭髮一根一根閃耀而奇怪地變長了,你把下巴微微低下,那些長髮就像獅子的鬃毛,居然輕輕飄動起來,柔軟的,彷彿你是浸泡在一個水族箱裡。

領導游擊隊的革命英雄嘆息說不要因著無謂的事物死去,為了那些因著無謂的事物死去的人們,而你無法阻止,你美麗的臉露出悲傷的表情,但我的眼眶周圍正在長出皺紋,我的臉頰肉往下鬆落,我的膝蓋和脊椎的齒輪逐漸生鏽,我正在死去,我正因著無謂的事物那叫做時間的,一點點死去,而我無法阻止。盤旋在大海之上直昇機,鳥瞰眼底那些較深的色塊一個一個漩渦,旋轉播放著年輕無知的戀人們的情歌,總有極為相似的一兩句歌詞,從前聽過,卻變成另一國語言,遺忘了含意。螺旋槳發出嗡嗡的聲音,我玩著紙牌,我並不真正地朝你所在的地方飛去,在所有的光纖電纜、重複起飛的直昇機全都燒毀墜落之後,我再也無法追上你。

你是白色而我是黑色,縱使整個宇宙的天平都往你那一頭傾斜,我只是沉默,讓這遙遠的距離成為我唯一利器,因為你不曾笑,而我的笑從來不是真的。

[短篇]逛書展 - 柯裕棻

Source:http://blog.chinatimes.com/yufen/archive/2008/02/23/249259.htm

2008-02-23 02:23

哎,我好久沒上來了。最近真是忙得連上網都少了。

最近沒做什麼特別的事,就是開學,寫東西,焦慮。一如往常。

唯一例外的是,日前去了書展,巴巴的要朱天文簽名。我因錯過她第一場簽名會,不死心地在印刻外徘徊,後來又去她的第二場演講場子外等,然後尾隨她回到印刻的攤位,買了一整套朱天文全集,而且厚著臉皮讓她簽完每一本。我知道這實在不應該,因為我這一簽,馬上後面又跟著排了十幾個人等簽。

後來聽說朱天文那天一共簽了約上千本。我就佔了百分之一呀(樂)。

果然我這壞事傳千里,第二天就有好讀編輯朋友笑問說,嘿嘿,我們知道你逼著朱天文簽十本書喲。

我大驚,問說怎知此事。

編輯說:「我朋友就排在你後面等,想說前面這是誰,膽子忒大,竟然這樣強取。這是朱天文耶。」

哎,各位,這也是不得已啊,朱天文不輕易露臉,不趁著這時候,要等到何時呢。

那天就這樣厚顏喜吱吱地,抱著書回家來。

最後一天我又回到書展去,也許是太累了,而且書展即將結束的廣播不斷倒數,我忽然產生資訊焦慮,於是昏頭昏腦一陣狂買。最後一小時許多攤位都大打折購,有些書來不及拿,一轉身就被別人買走。逛書展真是要體力好才行,否則買個十幾本就腳酸手麻。我發現最後一天有許多人拉著滾輪行李箱來採購,深深懊悔自己沒想到這一招。

回到家後,書本一堆,天,整個房間連進出的縫隙都快沒了。

--
我也是最後一天去
,怎麼沒遇見柯裕棻?=____=

[文學]〈二二八〉 鯨向海

二月的最後一個暗示
我們照往常一般用牙刷去啟動臉部表情
報紙加蛋啟動這個世界
特別慵懶地,來到一個假日
就是一個假日
不用槍聲,不用渡海
不用悲傷或者流血就出現在窗外的一個假日

我能是什麼人呢?
一覺醒來
我能置身什麼其他的國家呢?

最後的一切,都變成了假日
美好的一顆果實
春天就要走上街頭
這麼一個冗長的
大量雪白沉重死去的寒冬
讓我們把葬禮還給死去的記憶
雨過天晴之後
有什麼也永遠離去了

一切的一切,都變成了假日
天空下無數負重過的翅膀
伸著懶腰
淚水不再像是
永遠不再落下般滴落

--
對我來說真的只是個假日...